今年2月23日,是偉大的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殉國70周年紀念日。為了緬懷和景仰這位驚天地、泣鬼神的將軍,我專程趕到楊靖宇殉國地進行瞻仰和參觀,并與當?shù)赜嘘P(guān)部門領(lǐng)導和民間人士進行了交流,受到了一次難得的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傳統(tǒng)的教育。英烈們那種天地間永世長存的凜然正氣和英雄氣概在我心中聳起一座不朽的豐碑。
位于長白山腹地的楊靖宇將軍殉國地陵園,層巒疊嶂、茫茫雪原、濤濤林海。莊嚴肅穆的陵園大門上方,由陳云同志題寫的“楊靖宇將軍殉國地”八個金色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步入陵園,筆直的大道兩旁排列著整齊高大的松柏。沿著寬敞道路前行200米的地方,矗立著楊靖宇將軍氣宇軒昂的全身塑像。那頭戴皮棉帽,身著軍大衣,膝裹綁腿,足登草鞋大襪,手扶望遠鏡,目光炯炯、運籌帷幄、指揮若定的高大形象恰似將軍當年指揮千軍萬馬,誓死同日本侵略者戰(zhàn)斗風貌的再現(xiàn)。塑像后面不遠處,建有一座正氣亭。從正亭順山勢而下修了118級臺階,象征著楊靖宇將軍生前在這里與日寇浴血奮戰(zhàn)到生命最后的118小時。
走過曲橋,便是楊靖宇將軍壯烈殉國的地方。這里建有一座紀念碑。紀念碑由一座黃色琉璃瓦鋪頂?shù)姆酵ふ肿o著,周圍勁松環(huán)抱、遮天蔽日、恬靜幽雅。碑的正面刻有“人民英雄楊靖宇同志殉國地”12個正楷大字,背面刻有楊靖宇將軍簡歷。人們立于碑前,置身松下,拜謁將軍為國捐軀的壯舉,如睹將軍威武不屈,視死如歸的光輝形象。
“楊靖宇將軍殉國地”石碑的旁邊,有一棵常青樹。標牌上介紹,當年楊靖宇就是在這個位置倚著一棵扭筋樹與敵人進行激烈交戰(zhàn)并最后殉國的。那棵樹不復存在后,人們又在那個地方栽下了如今這棵常青松樹,以示永久地紀念。
走過這片青松翠柏,映入人們眼簾的是一座雄姿巍巍的紀念塔。塔身正面印刻有朱德同志撰寫的“人民英雄楊靖宇同志永垂不朽”13個金色手書大字。塔由塔基和塔身兩部分組成。塔外基座周長19.40米,寓意楊靖宇將軍殉國時間是1940年;頭層石基正面石柱1.905米,寓意他出生時間是1905年;背面石柱1.927米,寓意他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和領(lǐng)導了確山農(nóng)民起義;第二層基座周長19.32米,寓意他1932年任中共滿州省委軍委代理書記和到南滿開展抗日武裝斗爭;塔基之上巍峨聳立的紀念塔高15米,寓意他從1925年加入共青團至1940年殉國為人民無私奉獻的15年;塔身頂部3.5米,寓意他終年35歲;塔的頂端鑲著鐵質(zhì)紅五星,象征著黨的哺育。人們瞻仰紀念塔可領(lǐng)悟?qū)④姎庳為L虹、功高日月的光輝一生。
在紀念塔的南面開闊地帶坐落著楊靖宇將軍紀念館。展廳里以圖片、實物和將軍殉國前同日本侵略者主要戰(zhàn)斗及行戰(zhàn)路線圖等全景式介紹了楊靖宇將軍及抗聯(lián)隊伍艱苦卓絕的斗爭場景,讓我更加詳細了解了楊靖宇將軍的不朽功績,從而對這位民族英雄更加肅然起敬。
楊靖宇在長期艱苦惡劣的環(huán)境下,發(fā)展壯大抗日武裝力量,率部轉(zhuǎn)戰(zhàn)東北大地,打擊日偽軍,威震東北,有力地配合了全國的抗日戰(zhàn)爭。中共六屆六中全會曾致電向以楊靖宇為代表的東北抗日武裝表示慰問,稱之為“冰天雪地里與敵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艱難奮斗之模范”。
日偽軍將楊靖宇及其抗聯(lián)部隊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反復進行瘋狂的所謂“討伐”。楊靖宇率部被迫在缺衣斷糧的林海雪原中與敵周旋。1940年2月18日,楊靖宇身邊的兩名警衛(wèi)員在下山尋找食物時遭遇敵人的襲擊也犧牲了。敵人從犧牲的戰(zhàn)士身上搜出了楊靖宇的圖章,知道他沒有遠離,便更加緊了搜查。這時,楊靖宇正患重感冒,腿腳凍傷,步履艱難。他一連幾日一粒糧食也未進肚,只靠草根、樹皮充饑。最后,甚至扯下了身上的破棉絮,沾著白雪吞咽下肚,賴以支撐。2月23日,敵人的討伐隊逼了過來,楊靖宇以樹干為掩體,雙手掄動匣槍進行還擊。敵人越來越近,100米、50米……敵人想捉活的,隨即一陣狂喊,楊靖宇寧死不屈,終于身中數(shù)彈,英勇地倒下去。
楊靖宇犧牲后,敵人將他的遺體運進縣城進行了解剖,割下了他的頭顱,發(fā)現(xiàn)他的胃腸里竟沒有一粒糧食,只有樹皮、草根和棉絮。在場的中國護士禁不住流下熱淚,就連一位日本軍官都聲音哽咽地說:“楊靖宇頭顱構(gòu)造特殊的人物,中國的大大的英雄!”
楊靖宇將軍壯烈殉國已經(jīng)70年了。中國人民遭侵略、被奴役的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了??梢愿嫖肯攘矣㈧`的是,當年他們戰(zhàn)斗過并灑下鮮血的白山黑水之間已經(jīng)發(fā)生了歷史性的巨變。作為后來的人們,一定不能忘記那戰(zhàn)火紛飛的艱苦歲月,不能丟掉先烈們舍生忘死的革命斗爭精神。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問心無愧地貢獻出人生的全部,將英烈們?yōu)橹畩^斗與獻身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
(轉(zhuǎn)自互聯(lián)網(wǎng))
Copyright @ 2004-2019 0437.com All Right Reserved @遼源信息港|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 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聯(lián)合辟謠平臺 | 吉ICP備13002594號